【顾谦群课题组】---海绵来源放线菌中发现的新型硫桥二聚吡喃萘醌结构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04浏览次数:161

【顾谦群课题组】---海绵来源放线菌中发现的新型硫桥二聚吡喃萘醌结构

吡喃萘醌类化合物(Pyranonaphthoquinones)是一类主要来自微生物的化合物,以细菌和真菌来源为主。该类化合物以naphtha[2,3-c]pyran-5,10-dione为核心骨架,其结构的可变性不仅局限于主体环结构的修饰,还包括各种不同形式的二聚。已经报道过的二聚吡喃萘醌类化合物,以C-C键连接两个单体为主,也有以氧桥相连的二聚结构,但是以硫桥连接的天然二聚吡喃萘醌类化合物较为罕见,目前报道过的仅有4

中国海洋大学顾谦群教授课题组李德海教授和朱天骄教授等人在对海洋放线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株西沙海绵来源的放线菌HDN-10-293。该菌株能产生系列硫桥连接的天然二聚吡喃萘醌类化合物,包括新颖的naquihexcin A (1)naquihexcin B (2)以及新天然产物(-)-BE-52440A (3)。其中naquihexcin A (1) 是由硫桥二聚吡喃萘醌骨架与一个不饱和糖醛酸Hexuronic Acid片段连接共同组成的结构。在3400多种已发现的天然糖基化细菌产物中,包含Hexuronic Acid片段的结构非常罕见,仅有5例报道。(-)-BE-52440A (3)之前曾报道过其对应异构体(+)-BE-52440A,并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了(-)-BE-52440A,本研究是首次从天然来源中发现该化合物。在细胞毒活性测试中,化合物3 NB4HL-60 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7 1.8 μM;而化合物1对正常肿瘤细胞不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但对阿霉素耐药的肿瘤细胞株MCF-7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IC5016.1 μM(阳性药阿霉素为25.2 μM),说明Hexuronic Acid片段对于提高其对耐药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和生物活性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JCR小类学科一区Top期刊Org. Lett.上(DOI: 10.1021/acs.orglett.6b01485IF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