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结构优化方面,从来源于南极、深海等特殊环境微生物中发现新化合物19个 (新骨架化合物4个),sorbiterrin A、indotertine A和penilactone A被NPR评为热点化合物;其中具有新型骨架的hybrid isoprenoids 类生物碱Indotertine A 具有全新的五环体系,由在原核生物中罕见的氨基酸和异戊二烯杂合途径生成。从我国远海(西沙群岛)生物海绵Aaptos suberitoides中获得了一系列新骨架抗肿瘤活性的 Aaptamine 多聚体生物碱。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快速确定多聚体单体间连接位置的1H-NMR方法。其研究团队目前已开展的我国远海海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研究小组之一。研究结果发表在Organic letters、Eur. J. Med. Chem.等药物化学权威期刊。
药物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方面,利用新模式动物斑马鱼,首次发现了环境胁迫因子REDD1负向调控癌症相关重要通路Wnt,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候选新靶点,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上。
在海洋药用资源学研究方面,“中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挖掘与开发应用”成果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该成果以1部《中华海洋本草》专著(9卷,1400万字)为主要标志,首次对中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筛选、分析和评价,确定了现有中国海洋药用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名录,探明了中国近海药用生物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首次对海洋药物领域的科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编,编纂出版了海洋药物领域首部大型志书《中华海洋本草》。全书记载了海洋药物613种,收录药用生物1479种,优选3100余方。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特别是首次建立了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评价的规范化技术和方法,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新发现海洋药用生物600余种,纠正历史记载的海洋药用生物种类200余种,构建了首个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标本库和数据库;《中华海洋本草》首次对我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系统查考、挖掘和研究,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新发现的海洋药用资源进行生物活性评价与分析,对传统海洋本草进行功能验证和机制阐释,为海洋中药和现代海洋药物的研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科学资料。该成果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原创性、前沿性、应用性和国际影响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在成果转化方面,藻酸双酯钠(PSS)为临床疗效确切的类肝素海洋药物,为获得药效更佳的PSS组分,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高PSS的主治疗效,弥补20年前研究基础不足,进行了PSS的二次开发工作。就该项目与青岛正大海尔制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藻酸双酯钠(PSS)二次开发技术转让协议,合同额1100万元,目前已到校100万元